欧盟批准人工心脏投入商用 人工心脏将如何让患者重获“心”生?

发布时间:2021-01-15发布部门:

央广网北京1月14日消息(记者车丽 贾宜超)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人工心脏是最近医疗科技领域的热词。1月5日,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中心,国内首例商用人工心脏植入患者宋先生顺利康复出院。近日,欧盟批准人工心脏投入商用,产品暂定售价15万欧元。植入人工心脏的患者有怎样的体验?“人工心脏”将如何让患者重获“心”生?


42岁的宋先生患有扩张型心肌病,心脏功能持续恶化,对药物反应差,经评估已处于终末期心力衰竭,预期寿命不足一年。2020年11月10日,四川省人民医院为他实施了全国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术后宋先生生命体征平稳,他接受了康复训练和机器使用培训,上周终于可以出院了。


“那时候吃不了东西,一吃就吐,我知道要做这个手术,如果不做这个手术,吃药不起作用,自己心里还是明白,肯定不方便。现在感觉很舒服,每天正常吃东西,身体慢慢就长好了。”宋先生说。


植入宋先生体内的中国造人工心脏,由体内组件和体外组件构成。体内部分主要是人工血管和血液泵,重量只有420克,安装在心脏下方。体外控制器则像一个小盒子,有6斤重,可以放在背包里。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中心主任黄克力表示:“和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相对而言,唯一的不方便是,因为有一条电线接出来,需要操作,要注意它不能停电,要换电池或者充电。”


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差,死亡率高,心脏移植是最终解决手段,但是目前我国供体缺乏,患者往往会失去心脏器官移植挽救机会。人工心脏是延续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心脏功能或者过度到心脏移植。


黄克力介绍:“6个小时手术时间。这个手术集中了所有心脏手术各方面的细节和手术程序,要在心脏上打通,接人工血管。整个心脏手术的操作非常复杂,是一个综合性的操作过程。也就是在大的心脏中心做几百甚至上千台手术,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在短时间内非常顺利地完成手术。


被植入人工心脏的宋先生可以做类似骑马等相对剧烈的运动,但是不能游泳。有一个电瓶装置与宋先生身体相连,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衰中心主任医师王文艳说,那是人工心脏的电源系统,通过一根电线穿过人体,与宋先生体内的人工心脏相连。对宋先生来说,手术成功是重要的一步,但后期的康复训练和对机器的使用培训也至关重要。


王文艳介绍:“人工心脏会有一个生命线,生命线决定了心脏跳动的能量供应,它随时随地都要保持有电。电的来源一是直流电,就是用电池,二是交流电的插座。他在家里活动的时候,要随时绷着一根弦,换药也是他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包括血压的监控、血液指标的监控等,这些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随访、复查。”


近日,欧盟委员会批准了法国查尔马特公司制造的人工心脏投入商用。该产品使用与人体相容的生物材料制成,在电池供电下可完成人体心脏功能,有望缓解心脏捐赠者不足的问题,预计今年二季度投入商用。该人工心脏暂定售价15万欧元(约118万人民币)。人工心脏未来会有更进一步的革新吗?


根据市场需求,每月生产量可达到10颗。查尔马特公司首席执行官斯特凡纳皮亚表示,正在申请永久植入许可,满足由于慢性病等不能被列入心脏移植等候名单的人群需要。他说:“人工心脏的概念是近30年前想到的,就是创造一种设备来取代心脏移植,一种从生理学上像人类心脏一样工作的设备,可以跳动,自我调节,并与血液兼容。”


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期阶段,也是心脏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因素之一。此前,我国人工心脏手术均处于临床实验阶段,而宋先生的人工心脏是已经获批上市的商用人工心脏,这在全国尚属首次。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杨正林表示:“第一代我在美国看到过,人工心脏装置非常大,放在腹腔里面,病人非常不方便。现在的第三代已经小了很多,未来可能要更小型化,而且希望能够无线充电。”










转载于:央广网